搜索
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子路篇 > 第二十四章

子贡问曰:“乡人皆好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”“乡人皆恶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恶之。”

发布:2022-07-30 15:14:13
论语·子路篇·第二十四章(论语13.24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子贡问曰:“乡人皆好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"“乡人皆恶之,何如?”子曰:“未可也。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恶之。”

注音

gòngwènyuē:“xiāngrénjiēhàozhī?”yuē:“wèi。”“xiāngrénjiēzhī?”yuē:“wèixiāngrénzhīshànzhěhàozhīshànzhězhī。”

翻译

子贡问道:“乡里人都喜欢他,这个人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还不行。”“乡里人都厌恶他,这个人怎么样?”孔子说:“还不行。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,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。”

评析

对于一个人的正确评价,其实并不容易。但在这里孔子把握住了一个原则,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,而应以善恶为标准。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,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,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。他的这个思想对于我们今天识别好人与坏人有重要意义。

解读

日常生活中,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身边的人们打交道,这一过程中,他人就会给我们一系列的评价,这就是公论。如何看待这些公论?在致力于追求君子之道的孔子看来,子贡提出的“乡人皆好之”和“乡人皆恶之”的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,所以孔子说“未可也”。孔子认为,真正的贤者应该是“乡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恶之”。

作为一个社会人只要不是以讨好他人为目的,那么别人对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、做的每一件事必然会有不同的评价。结合特定的时间,特定的背景,有人会认为言之有理,行之有道;另一些人可能会认为话说得有问题,事做得更不对。孔子乃千古圣人,知道为人之难,做事不易,所以说“乡人皆好之”和“乡人皆恶之”皆“未可也”,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“善者”认同自己而与之交好,让“不善者”远离甚至憎恶自己。

“乡人皆好”未必真好。有些人,表面上乐善好施,擅长收买人心,实际上却满肚子阴谋诡计。不明就里的人们,都会对他夸赞不已。想当年,王莽未篡位时,何止是乡人皆善之,乃是举国皆善之。结果如何?竟然做了乱臣贼子。“乡人皆好”或许是一种典型的老好人,现实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见这种人,他们见到错误不批评,是非面前不说话,遇到问题绕道走,你好我好大家好,这实际上是怕得罪人。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做法对身边的人都有好处,骨子里其实只为自己着想。老好人们平时不干实事,没事喜欢拉拉关系,四面讨好的别人,一个单位也好,一个企业也罢,如果总是让老好人凡事占得先机,其他实实在在干活的人就会吃亏,这样就会挫伤多数人的积极性,贻害我们的事业。

“乡人皆恶”,也未必是真恶。有道之士,往往特立独行,言语行动皆有为人所不解者,更不用说见识普通的乡人了。明朝晚期著名思想家李贽,就是不为人理解的典型。李贽晚年,弃官隐居湖北麻城龙潭湖上的芝佛院。在这里,李贽著书立说,揭批道学家们的伪善面目,还在讲学时抨击时政,听者甚众。万历十六年(1588年)夏,李贽剃头落发,表示断绝尘世。但是,在遁入空门之后,他既不受戒也不念经,成为一个异端。当地的保守官员和普通百姓对他的行为甚为不解,怕他带坏了风气,群起围攻,甚至要把他驱逐出境。乡人皆恶之,也可能因为被冤枉。明朝末年,一代名将袁崇焕含冤被杀,当时人们都以为他是卖国贼,抢着吃他的肉。但历史证明,袁崇焕忠肝义胆,节烈千秋。

能做到“善者好之,不善者恶之”,在面对善者时,有善之一面;在面对恶者时,有恶之一面,方显智者风范。在这一点上,鲁迅堪称典范,他一生不断地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挣扎奋斗,一方面他用笔主持社会正义,揭露当时统治的黑暗,反抗强权暴政;另一方面努力地保护爱国青年,培育新生力量。他以笔墨为号角,唤醒中华名族精神,乡之善者好之;他无情地揭露统治者的专制和暴政,乡之恶者恶之。鲁迅这种心忧天下、爱国爱民的情怀,让人们对他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重。

所以,我们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公论,包括身边人的言论以及媒体舆论。对那些“乡人皆好者”,我们要看清他的真面目,看他到底是“好好先生”还是有真才实学;对那些“乡人皆恶”者,我们更要仔细分辨。对那些“善者好之,恶者恶之”的人,我们要着重关注和培养,他们才是社会或组织的希望之所在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12 10:39:07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zl/497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