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论语十二章

1、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xuéérshízhīyuè?yǒupéngyuǎnfānglái?rénzhīéryùnjūn?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学而篇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学习了知识后按时温习,不是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是很快乐吗?人家不了解我,我却不恼怒,不是有才德的人吗?”

【赏析】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,说它是“入道之门,积德之基”。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。历来的解释都是:学了以后,又时常温习和练习,不也高兴吗等等。三句话,一句一个意思,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。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,指出这里的“学”不是指学习,而是指学说或主张;“时”不能解为时常,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,“习”不是温习,而是使用,引申为采用。而且,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,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。这三句的意思是:自己的学说,要是被社会采用了,那就太高兴了;退一步说,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,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,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,我也感到快乐;再退一步说,即使社会不采用,人们也不理解我,我也不怨恨,这样做,不也就是君子吗?(见《齐鲁学刊》1986年第6期文)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,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,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。

此外,在对“人不知,而不愠”一句的解释中,也有人认为,“人不知”的后面没有宾语,人家不知道什么呢?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,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,别人就可以理解了,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。有人说,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,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,我告诉他,他还不懂,我却不怨恨。这样,“人不知”就是“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”了。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。

总之,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,做到人不知而不愠,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、诲人不倦、注重修养、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。这些思想主张在《论语》书中多处可见,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。

2、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【拼音版】zēngyuē:“sānxǐngshēn:wèirénmóuérzhōng?péngyǒujiāoérxìn?chuán?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学而篇》

【翻译】曾子说:“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:给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心力了呢?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?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?”

【赏析】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,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。而本章所讲的自省,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。

在春秋时代,社会变化十分剧烈,反映在意识领域中,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,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。于是,曾参提出了“反省内求”的修养办法,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,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。《论语》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,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,进行自我批评,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,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。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,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。

在本章中,曾子还提出了“忠”和“信”的范畴。忠的特点是一个“尽”字,办事尽力,死而后已。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,“尽己之谓忠”。“为人谋而不忠乎,是泛指对一切人,并非专指君主。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,都尽力帮助。因此,“忠”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,不止用于君臣关系。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“忠”字演化为“忠君”,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,又有重要的区别。“信”的涵义有二,一是信任、二是信用。其内容是诚实不欺,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,信特别与言论有关,表示说真话,说话算数。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。

3、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顺,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shíyòuérzhìxuésānshíérshíérhuòshíérzhītiānmìngliùshíérěrshùnshíércóngxīnsuǒ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为政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,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,四十岁能通达事理,不被外物所迷惑,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,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,七十岁时做事能够随心所欲,不会超过规矩。”

【赏析】在本章里,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。这一过程,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,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。就思想境界来讲,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: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;五十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,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;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。在这个阶段中,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。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,有合理因素:第一,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不能一下子完成,不能搞突击,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,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第二,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,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,而不是勉强去做。这两点对任何人,都是适用的。

4、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wēnérzhīxīnwéishī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为政篇》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,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发现,那么就可以凭借这点去当老师了。”

【赏析】“温故而知新”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,他认为,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,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。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,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。人们的新知识、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。因此,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。

5、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xuéérwǎngérxuédài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为政篇》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只是学习而不认真思考,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,只是空想却不去努力学习,精神就会受到损害。”

【赏析】孔子认为,在学习的过程中,学和思不能偏废。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,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。主张学与思相结合。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,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、有学识的人。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。

6、子曰:“贤哉,回也!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贤哉,回也!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xiánzāihuí!dānpiáoyǐnzàilòuxiàngrénkānyōuhuígǎixiánzāihuí!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雍也篇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多么贤德啊,颜回!”一碗饭,一瓢水,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,别人都难以忍受这种穷困清苦,颜回却能够不改变爱好学习的乐趣。“这是多么地贤德啊,颜回!”

【赏析】孔子称赞颜回,对他作了高度评价。这里讲颜回“不改其乐”,这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,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,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,为了自己的理想,就要不断追求,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。

7、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zhīzhīzhěhàozhīzhěhàozhīzhězhīzhě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雍也篇》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,而爱好学习的人又比不上以学习为乐的人。”

【赏析】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,看来是泛指,包括学问、技艺等。有句话说:兴趣是最好的导师,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
8、子曰: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fànshūshíyǐnshuǐgōngérzhěnzhīzàizhōngérqiěguìyún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述而篇》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吃粗粮,喝冷水,弯着胳膊枕着它睡,乐趣也在这当中。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,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。”

【赏析】孔子极力提倡“安贫乐道”,认为有理想、有志向的君子,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,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”,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,可以说是乐在其中。同时,他还提出,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,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,对待这些东西,如天上的浮云一般。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,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。

9、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sānrénxíngyǒushīyānshànzhěércóngzhīshànzhěérgǎizhī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述而篇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三个人同行,其中一定有个人能够当我的老师。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,发现他的缺点(如果自己也有)就改正自己的缺点。”

【赏析】

孔子的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这句话,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。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,但更可贵的是,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,而且以不善者为师,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。他的这段话,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、修身养性、增长知识,都是有益的。

10、子在川上曰: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”

【拼音版】zàichuānshàngyuē:“shìzhěshězhòu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子罕篇

【翻译】孔子在河岸上说:“时光就像河水一样流走,日夜都不停。”

【赏析】

孔子面对奔涌不息的大河,发出了时不我待的感慨。流水一去不复返,无论昼夜永不停息。观于水而悟人生之道,尽管过去的已经过去,但应该时时刻刻保持自强不息、永不懈怠的精神。

11、子曰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

【拼音版】yuē:“sānjūnduóshuàiduózhì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子罕篇》

【翻译】孔子说:“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,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。”

【赏析】

“理想”这个词,在孔子时代称为“志”,就是人的志向、志气。“匹夫不可夺志”,反映出孔子对于“志”的高度重视,甚至将它与三军之帅相比。对于一个人来讲,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,任何人都无权侵犯。作为个人,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,不受威胁利诱,始终保持自己的“志向”。这就是中国人“人格”观念的形成及确定。

12、子夏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”

【拼音版】xiàyuē:“xuéérzhìqièwènérjìnrénzàizhōng。”

【出处】:《论语·子张篇

【翻译】子夏说:“博览群书广泛学习,而且能够坚定自己的志向,恳切地问问题,多思考当前的事,仁德就在这其中了。”

【赏析】

这里又提到孔子的教育方法问题。“博学而笃志”即“博学而强记”,再一次谈到它的重要性的问题。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