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子畏于匡,曰:“文王既没,文不在兹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何?”

发布:2022-07-30 13:48:14
论语·子罕篇·第五章(论语9.5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子畏于匡(1),曰:“文王(2)既没,文不在兹(3)乎?天之将丧斯文也,后死者(4)不得与(5)于斯文也;天之未丧斯文也,匡人其如予

注音

wèikuāngyuē:“wénwángwénzài?tiānzhījiāngsàngwénhòuzhěwén;tiānzhīwèisàngwénkuāngrén?”

注释

(1)畏于匡:匡,地名,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。畏,受到威胁。公元前496年,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。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

残杀。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,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,所以将他围困。

(2)文王:周文王,姓姬名昌,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,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。

(3)兹:这里,指孔子自己。

(4)后死者:孔子这里指自己。

(5)与:同“举”,这里是掌握的意思。

(6)如予何:奈我何,把我怎么样。

翻译

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,他说:“周文王死了以后,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?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,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;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,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?”

评析

外出游说时被围困,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,当然这次是误会。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,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,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。不过,当孔子屡遭困厄时,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,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,表明他对“天命”的认可。

解读

在本章中,当孔子师徒一行人走到匡地时,被误认为是曾经攻打过匡地的阳货,故将他们围困达五天之久。不过,在横祸当头之际,孔子却不为所动,而且还很自信地对弟子们说,自己肩负着上天的使命,是向世人传播历史文化的,匡地的人不敢把我怎么样。这番话也许只是孔子自我宽慰的话,但是在字里行间,流露出他那强烈的使命感。

孔子深信天道,了知自己的命运,这便是他的“天命”思想。那么什么是“天命”?儒家学说认为,“天”在赋予人生命的同时,也赋予某种需要个人来完成的使命,这便是“天命”了。换句话说,人是肩负着某种使命降临人世的。人能够感知天命,发挥自己的才能智慧,主动地体认、回应并完成上天的使命,成就自己圆满的人生。在现代语境中,使命感就是一个人应当肩负起的责任与任务。孔子认为,自己肩负传播人类文化的历史重任,天命所系,自可无畏无惧。

对于一个人来说,若想获得成功,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,只有明确了奋斗的目标,才能产生强烈的使命感,帮助你走向成功的彼岸。而且,只有明白自己这一生应当承担起什么样的使命,清楚自己的使命代表着什么样的意义,并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使命,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这条道路虽然艰辛难走,但却有无与伦比的价值。正如曾子所言,任重而道远,当死而后已。这种使命感召唤着人们,并为人们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。

在古代,许多仁人志士都有着强烈人生使命感。不管是曹操、刘备还是孙权,都不把割据一方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。他们所追求的都是一统天下,重整河山,再造太平。他们为之拼搏奋斗,不管成败,都留下了千古佳话。南宋时期,像陆游、辛弃疾这样的文人,他们所要追求的并非以文章名世,收复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是他们的最大梦想。这种强烈的使命感给他们的人生注入无穷的活力,催促着他们去战斗。历史无情地浇灭了他们的梦想,但正是强烈的使命和无情现实之间的矛盾,才使他们心中郁积那么多强烈热情和愤懑,这种感情的喷发,才有了那么多让人热血沸腾的感人词章。

与古人相比,很多现代人的生命是灰暗的。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使命,甚至连自己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使命都不清楚。也正因为如此,这些人无论做什么都没有激情与动力,甚至是毫无责任心。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,因为他们的价值根本不会得到丝毫的体现,而他们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变得毫无意义。每个人生都有自己的使命,找出自己的使命,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活出精彩的人生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08 19:11:28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zh/86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