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乡党篇 > 第十二章

席不正,不坐。

发布:2022-07-30 13:42:08
论语·乡党篇·第十二章(论语10.12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席(1)不正,不坐。

注音

zhèngzuò

注释

(1)席: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,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。

翻译

坐席摆放得不端正,不就坐。

解读

在孔子的那个时代,室内设施比较简陋。当时没有凳子、沙发之类的家具,不管是主人还是客人,全部都是席地而坐,像宴饮、座谈等都是坐在席子上进行的。即便是如此,古人在坐席方面仍有严格的礼仪。

根据本章中弟子们的记载,孔子在落座之前,若是发现席子没有摆放端正,他是不会坐下的。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,却让我们看到了孔子对于礼仪细节的高度关注。对任何不合礼制的事情,他都是不会接受的。孔子这种执着于礼仪细节的精神,值得我们注意。

究其本质,细节才是礼仪的精髓。所以,不管是学习礼仪,还是在生活中与人见礼,必须关注其中的细节。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是否合乎礼仪,几乎都是从细节处判断的。那些把握礼仪精义的人,游刃于社交场合,总是能在细节上体现出个人修养。当然,礼仪是一个庞大的行为体系,礼仪细节数不胜数,所以,要想处处做到彬彬有礼,就需要下很大工夫。

在本章中,孔子展现的主要是与人见面时的细节修养。我们就以与人相见为例,简单谈一下相关礼仪细节。与人相见,首先是打招呼,不管是进入新环境,与同事初次见面,还是在路上、商场、社交场合等遇到熟人都需要与人打招呼。当然,有人到自己做客,客人进门,或者自己到别人家拜访也需要打招呼。这个看似简单的打招呼,却有着很多学问。

打招呼必须热情大方,亲切主动。在人与人的交往中,礼仪越周到越保险。热情大方的态度给人如沐春风之感,亲切自然的表情给人优雅从容之感,无形中拉近了你和被招呼者之间的距离,提升了你的魅力。打招呼时,还要注意得体适度,符合身份。对长辈要谦恭有礼,可以用相应的辈分称呼对方。对同事叫名字或姓加职务即可,但态度要尊重,用语要正式。在办公室面对前来视察的领导,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,起立问好。关系密切的人之间打招呼,用语可轻松随意。打招呼还要因时而变,因地而变。比如早晨相见与晚上路遇,打招呼的用语就大不相同。另外,打招呼还要分场所。在路上、车上、商场、公园、餐厅等公共场所偶遇熟人,理当问候交谈,但没有必要表情和语调夸张。如在会场、影剧院、音乐厅看到熟人,务必注意保持公共场所的秩序,不要大喊大叫,影响他人。微笑着挥挥手、点点头即可。碰到特殊的场合,即不宜按惯例和常规打招呼的场合,或是人不便应答的场合,打招呼就得三思而行。比如两人在厕所相遇,简单的一个表示,点点头表明看到对方即可,并不需要双方谈什么有实际意义的内容。在葬礼进行中遇到熟人,不必言语,点头、以目光示意即可。遇到特殊情况,比如对方恰逢落魄、伤心或难堪的事,建议你避开正题,绕开对方不愿提及的事,谈些轻松话题以缓和对方情绪,等等。

打招呼还有很多禁忌,比如,打招呼时不要戴着帽子或墨镜,也不要叼着烟卷或把手插在衣袋里,那样会给人很无礼的印象;打招呼时不要面无表情、语调生硬或无力,一言不发和喋喋不休都是不得体的举动;不要不理睬向你打招呼的人,更别对偶遇的熟人无动于衷;不要在对方有意回避你的情况下打招呼;打招呼的同时不要把目光投向别处,好像很不在乎对方;不要在对方无暇顾及招呼的时候刻意打招呼和等待回应。

一个小小的打招呼,就有这么多学问,打得好能增进感情和友谊,打不好就有可能得罪人,影响人际关系。由此可见,礼仪细节多么重要。作为一套规范性的程式,礼仪能调节人际关系,减少冲突,化解矛盾;也能凝聚情感,增进友谊,促进合作。学习礼仪,把握礼仪精髓,能塑造个人乃至集体的完美形象。在社交中,礼仪周全的人和企业就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。懂得礼仪,能在细节体现出人格魅力,日常生活中礼仪周全,就能创造和谐;职场上注重礼仪,则铺平坦途;商场上礼仪到位,则能赢得商机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09 22:27:36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xd/207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