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。孔子曰:“殷有三仁焉。”

发布:2022-07-30 14:08:16
论语·微子篇·第一章(论语18.1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微子去之①,箕子为之奴②比干谏而死③。孔子曰:“殷有三仁焉。”

注音

wēizhīwéizhīgānjiànérkǒngyuē:“yīnyǒusānrényān。”

注释

①微子:名启,商纣王的同母兄弟。微子出生时,他母亲还未被正式立为帝妻,纣是母亲立为帝妻后所生,故纣得以继承王位。

②箕子:纣王的叔父。纣王暴虐无道,箕子曾向他进谏,纣王不听,箕子便假装发疯,被降为奴隶。

③比干:也是纣王的叔父。他竭力劝谏纣王,被纣王剖心而死

翻译

微子离开了商纣王,箕子做了他的奴隶,比干强谏被杀。孔子说:“殷朝有三位仁人!”

解读

我们知道,孔子将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,在他眼中,能称为“仁人”的人凤毛麟角,但并非没有。在这里,孔子列举了纣王时期的微子、箕子、比干三位大臣,指出他们是殷之“三仁”,既赞赏了他们的仁德,又为孜孜求仁的人们树立了可贵的榜样。

微子、箕子、比干都是殷纣时期的大臣,而且都是纣王的亲戚。作为臣子,他们实在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商朝的大好江山就此葬送。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让纣王迷途知返,让商王朝的统治继续下去。但是纣王对三人的劝谏不以为然,依然固我。在这种不可逆转的大势下,三人做出了不同的抉择,那就是“微子去之,箕子为之奴,比干谏而死”。孔子认为,他们的选择虽然不同,但最终都成了为人称道的“仁人”。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,求仁没有固定的道路,也没有固定的模式。

微子在数次劝谏而无果后,打算以死明志,但事到临头又拿不定主意,就去找德高望重的父师,请他为自己指点迷津。父师告诉他说:“如今商朝就要灭亡了,国君却还在纵情声色。老百姓的怨言也越来越多,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。我劝你不要死,如果你的死能换来国君的悔悟以及商朝的复兴,那可以去死。但是你也清楚,你的死并不能达促其惊醒,那为什么还要去死呢?但是你也不宜留在这里。因为商朝必定要灭亡的,你待在这里不过白白受人侮辱。我劝你还是出逃吧,既能保全自身,也落得干净清白。”微子听了父师这番话,就离开了纣王。微子无法力挽狂澜,这是时代的悲剧,并不是微子的悲剧。既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时局,出逃就是上策。在那种情况下,远离非仁,就是成仁,而且是以一种带有策略性的智慧成仁。

比干比较耿直,而且他操守很好。不管纣王怎样荒淫无道,他都把他当国君看,认为这是天命。而自己的天命呢?就是为人臣,就是辅佐纣王的,应该尽到为人臣的职责。他对微子出逃的行为并不赞同,说:“为人臣者,不得不以死争。”认为忠诚商朝是自己的使命,即便因此而死,也是死得其所。终于,在一次劝谏中,他惹恼了纣王,被剖心而死。比干为国尽忠,被孔子赞为仁人。这是因为他具有伸张道义、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精神。这种当仁不让、宁折不弯的精神,合乎仁义大道。

微子的出逃和比干的被杀,让纣王的另一个臣子箕子看清了现实,那就是纣王不可劝,商朝必灭亡。看到这个现实后,箕子没有逃,也没有死,他选择了装疯卖傻。纣王看他对自己毫无妨害,就没有杀他,而是把他囚禁起来了。箕子得以保全性命、忍辱偷生。在大多数人看来,箕子既没有微子的果决,又没有比干的正气,实在是很窝囊。殊不知,这也是一种人生智慧,邦无道,君无道,就算有天大的才能也难以施展,还有可能因锋芒太盛而招祸。不如收敛锋芒,积蓄实力,等待时机。舍生取义固然高尚,但是如果舍生并不能取到义,那么舍生就毫无意义;相反,很多情况下,留住生命才能有机会去追求道义。果然,武王伐纣后,“释箕子之囚”,并把他封到了朝鲜。

生是仁,死亦是仁,不管采取何种方式,只要心中想的是仁,怎么做都是求仁,都能达到成仁的目的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18 14:46:39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wzp/146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