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述而篇 > 第十五章

冉有曰:“夫子为卫君乎?”子贡曰:“诺,吾将问之。”入,曰:“伯夷、叔齐何人也?”曰:“古之贤人也。”曰:“怨乎?”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?”出,曰:“夫子不为也。”

发布:2022-07-30 13:48:42
论语·述而篇·第十五章(论语7.15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冉有曰:“夫子为(1)卫君(2)乎?”子贡曰:“诺(3),吾将问之。”入,曰:“伯夷、叔齐何人也?”曰:“古之贤人也。”曰:“怨乎?”曰:“求仁而得仁,又何怨。”出,曰:“夫子不为也。”

注音

rǎnyǒuyuē:“wèiwèijūn?”gòngyuē:“nuòjiāngwènzhī。”yuē:“shūrén?”yuē:“zhīxiánrén。”yuē:“yuàn?”yuē:“qiúrénérrényòuyuàn?”chūyuē:“wèi。”

注释

(1)为:这里是帮助的意思。

(2)卫君:卫出公辄,是卫灵公的孙子。公元前492年 ̄前481年在位。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。灵公死后,辄被立为国君,其父回国与他争位。

(3)诺:答应的说法。

翻译

冉有说:“老师会赞成卫国的国君吗?”子贡说:“嗯,我去问问老师吧。”子贡进入孔子房中,问道:“伯夷和叔齐是怎样的人呢?”孔子说:“他们是古代贤人啊。”子贡说:“他们会有怨悔吗?”孔子说:“他们追求仁德,便得到了仁德,又怎么会有怨悔呢?”子贡走出来,对冉有说:“老师不会赞成卫国国君的。”

评析

卫国国君辄即位后,其父与其争夺王位,这件事恰好与伯夷、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。这里,孔子赞扬伯夷、叔齐,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。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。

解读

曲径能通幽,这是人们行走在社会之上应当具备的一项技能。在这个社会上,并非所有的人都会将自己内心的想法直接表述出来。在这种情况下,为了摸清别人对此事的真实看法,就需要另辟蹊径,绕个弯子将问题解决掉。

冉有是很聪明的,他想打听孔子对于卫国之乱的态度,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问。于是,他便找到了子贡。但是,子贡则是更聪明,冉有不敢当面向孔子提的事,他也不去直接问,而是转了个弯,问了个关于伯夷、叔齐的问题,并通过孔子的回答,推断出孔子是不会帮助卫君的。子贡的问题看似与冉有所求无关,但是大家只要仔细分析一下,便可得知其中的窍门,这就是子贡解决问题的高明之处。

对此,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,说孔子可能只是就事论事,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子贡的言外之意,即便这种结果只是子贡的猜测,他也有着正当的理由说服冉有相信他的推断是正确的。因为,孔子谈论伯夷和叔齐的贤道并非只有一次,子贡等人怎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更何况,子贡又是在卫国国君父子争权的背景下提出来的,孔子又怎会不知他是另有所指。而且,为了求证明白,还在最后又加了句“怨乎”,这与直接问孔子“愿不愿意帮助卫君”的效果差不多。

另外,我们退一步讲,假设孔子没有意识到子贡此问的动机,那么子贡也能通过孔子的回答,推测出孔子的真实意图。因为,孔子的回答中隐藏着一条原则,要帮忙的话,他也要帮“求仁”之人,像卫君父子这样违背礼制精神,为争夺君位大打出手的人,孔子是不会前去帮忙的。这两种情况,无论是哪一种,子贡都能了解到夫子的真实心意。

明嘉靖年间,有个叫李乐的官员,为人刚直。在一次议事的时候,他把嘉靖帝给惹火了。皇帝大怒,当即下旨用封条将李乐的嘴巴给封起来,并威胁众官员谁也不许将封条揭去。这样一来,无异于间接地判了李乐死罪。就在此时,有个官员站了出来,他走到李乐面前,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通责骂,最后还狠狠地给了李乐两个耳光。当时,在场的人大都莫名其妙,有的人还很鄙视这名“落井下石”的官员。但随着他的耳光,李乐嘴上的封条被打断了,众人这才明白他的真意,报以会心一笑。看到这种情况,嘉靖也是无可奈何,便顺坡下驴,饶了李乐一命。试想一下,倘若此人当时不顾情势,犯颜“直”谏,恐怕他也不会有好果子吃。但是,他却没有那么做,而是采用了曲线救人的方式,巧妙地将李乐从鬼门关给拉回来,这就是曲径能通幽的智慧。

大家在与人交际的时候,就应多像子贡学习。对于有些事情,硬着来是不行的,要想实现自己的目的,就得多转几个圈子,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目的。千万不能一根竿子捅到底,应当多做曲线运动,懂得“曲径通幽”的艺术,这样办起事来能免去不少的麻烦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06 21:54:39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sr/320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