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孔子曰:“生而知之者上也,学而知之者次也;困而学之又其次也。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

发布:2022-07-30 13:33:44
论语·季氏篇·第九章(论语16.9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孔子曰:“生而知之者上也,学而知之者次也;困而学之又其次也。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

注音

kǒngyuē:“shēngérzhīzhīzhěshàngxuéérzhīzhīzhě;kùnérxuézhīyòukùnérxuémínwéixià。”

翻译

孔子说:“生来就知道的,是上等;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,是次等;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,是又次一等了;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去学习的,这种老百姓就是下等的了。”

评析

孔子虽说有“生而知之者”,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,也没有见到这种。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。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,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。俗话说:书到用时方恨少,就是讲的这个道理。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,就不足为训了。

解读

在这里孔子谈论的是学习问题,他从“在什么情况下学习”的角度出发,将获得知识的方式分成三个不同的境界,即“生而知之”,“学而知之”,“困而学之”,这三个境界按由高到低,由难到易的顺序排列。

所谓“生而知之”,就是指生来就知道,不必经过学习。这种人生来就具有某种天分,在某方面可以无师自通,我们称这种人为天才。后来,人们把孔子“生而知之”的观点扣上了唯心主义的帽子,说孔子这是在宣扬“天才论”,是在否定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。那么到底有没有“生而知之”的人呢?答案是肯定的。历史上,有许多文官或平民并没有学过兵法,但他在军事上也建立了卓著的功勋,这就是天赋异禀。比如说太平天国名将杨秀清,本身是个没读过书的烧炭工,更没有学过兵法,但史书记载他指挥作战“暗合兵法”,可见他是个军事天才。王安石写过一篇《伤仲永》,文中的方仲永就是一个“生而知之”的天才,他长到五岁还未见过书写工具,忽然有一天向父亲所要这些东西,刷刷刷写了四句诗,还题上了自己的名字。他作的诗,文采和道理都有令人称道之处。这就说明他在这方面有天分。不管怎么说,我们必须承认,有些人确实可以生而知之。完全陌生的事情,却能做得很好,这不能不令人惊讶,除了从“天才”的角度去解释外,我们想不到更好的解释。因而“生而知之者”不是没有,但毕竟是少数。

“生而知之”的境界,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,大多数人都处在“学而知之”与“困而学之”的境界。“学而知之”,是善于通过学习充实自己,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。孔子从不认为自己是“生而知之者”,他曾说:“我非生而知之者,好古,敏以求之者也。”就是说,自己不是天才,之所以懂得很多东西,是因为自己后天的努力。“学而知之”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,说明人可以主动发现自己的无知与不足,然后通过学习获得新的知识、掌握新的本领。这个境界,人人可以达到,就看愿不愿意。

“困而学之”是说,平时用不到的时候就不学习,等到遇到困难,要用到这方面的知识了,这才返回去学习。“书到用时方恨少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不管是知识还是技能,都是需要积累的。知识不能到用的时候才去学,这样做时间仓促,效果也不好。“困而学之”虽然不如“学而知之”,但在遇困后知道通过学习来解决,这种态度还是可取的,如果遇到困难还不知学习,这种无所谓的态度才真正可怕。由此可见,“生而知之”虽得天独厚,但仍然需要通过“学而知之”来巩固或加强,再不济也要做到“困而学之”,否则天才也会变成庸才。

以上是学习的三种境界,“生而知之”不可求,没有也不必自怨自艾,有异禀也不能放松学习,否则也会一事无成;“学而知之”比较实际,每个人都应该做到;“困而学之”比较功利,但也不失为“退而求其次”的一种选择。唯独“困而不学”不足为训,根本不能归入学习境界中来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15 09:10:02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js/234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