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导航

论语网 > 论语二十篇 > 八佾篇 > 第十一章

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“不知也。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”指其掌。

发布:2022-07-30 12:46:28
论语·八佾篇·第十一章(论语3.11)
(原文朗读)

原文

或问禘之说,子曰:“不知也。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①!”指其掌。

注音

huòwènzhīshuōyuē:“zhīzhīshuōzhězhītiānxiàshìzhū!”zhǐzhǎng

注释

①示:有二义,一为“置”,摆或放的意思,即指放在手上的东西,目了然;一为“视”。两说皆通,今从前说。斯:指后面的“掌”字。

翻译

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内容,孔子说:“不知道。知道的人治理天下,可能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!”说的时候,指着自己的手掌。

评析

孔子认为,在鲁国的禘祭中,名分颠倒,不值得一看。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,他故意说不知道。但紧接着又说,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,治天下就容易了。这就是说,谁懂得禘祭的规定,谁就可以归复紊乱的“礼”了。

解读

据本章所载,孔子不仅仅把禘祭看成一套祭祀礼仪,而是把它看成治理国家的原则问题。他告诫“禘祭者”们,只有真正理解了“禘祭”的含义,才能治理好天下。否则,一切都只是妄谈。作为精通礼制的大师,孔子以这样一个高度来论述禘礼,足以说明禘礼的巨大价值和重要意义。

有人向孔子请教禘礼的相关规定,孔子对人说:“不知道。”而后,孔子又说:“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”并对人家指了指自己的手掌。意思是说,如果深通禘礼真义,治理好国家易如反掌。由此可知,孔子并非不知禘礼,而是因为鲁国君臣在行禘祭时,既有僭越行为,又有失礼之举。作为鲁国臣子,孔子不便明说,这是为尊者讳。

禘祭是殷周时代的一种重大礼仪,周朝时,其举办者最初是周王,后来公侯也可以举行。其祭祀的对象是主祭者的先祖和先考,举行场所在天子太庙或祖庙,以及公侯之祖庙。祭祀过程中,关于主祭者、参与者和观礼者,以及祭祀的程序、礼器和祭品的规格数量,都有着严格的规定。

由此不难看出,作为一种极高规格的神秘仪式,它首先具有宗教色彩,在宗法制时代,这个仪式能向臣子昭示国家政权的神秘性和合法性,增强统治集团内部的认同感和凝聚力。其次,祭祀对象和祭祀的权力,也就是先祖先考的排列次序和有关主祭人的规定,有着严格的等级,既彰显长幼有序的宗法伦理,又强调君臣有别的政治秩序,对统治集团内部秩序的稳定和职权确认,有着特别的意义。再者,等级森严的规定、盛大隆重的仪式、庄重肃穆的氛围,能给参与者带来极大的精神震撼和情感熏陶,能培养他们对政权的珍视和对君主的忠诚,能强化他们各安其职的权责意识,能培养其恭敬、庄重、忠诚、审慎的治政态度。总之,禘礼之中,既有道德规范,又有政治制度,更有宗法伦理,有着丰富的政治伦理蕴涵,起着类似于现代宪法、政府组织法和行政法等的重要作用。把这种礼制思想用于朝廷,能使君臣各尽其职,政令畅通,秩序井然;把这种做法推行到天下,则上下和睦,四民晏然,天下太平。故而,禘礼所体现的精神,正是治理天下的根本所在。

正因为禘祭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政治意义,所以孔子才说,如果理解禘祭的真正含义,那么天下所有的道理都能了然于胸。而他所处的时代,已是礼崩乐坏,天子和诸侯不能以礼治国,丢失了治国之本,所以才社会失序,天下大乱。

孔子此处言论提醒我们,不论是国家还是组织,不管是机关还是企业,都应该有自己的“礼制”,领导者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治理之本,稳步推进自己的事业。如果放弃传统或败坏制度,必然“礼崩乐坏”,导致秩序混乱而最终失败。

修改时间:2023-02-02 22:34:48
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:http://www.lunyu8.cn/2/by/33.html

论语网 - 国学经典《论语》阅读平台